工程勘察產品

作者: 來源: 發布時間:2015-08-03

灣邊互通立交巖土工程勘察

    項目概況:福州市灣邊互通式立交工程位于福州市南臺島灣邊村,是規劃建設的三環快速路和灣邊大橋-福灣路相交的交通樞紐,立交橋中心點為三環一期與二期工程的接點。橋梁設計為雙向六車道,橋面全寬在2733m左右,橋涵規模分類屬特大橋,交叉類型為互通式立體交叉,按甲類建筑Ⅷ度設防,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甲級。

 
平潭金井灣安置房一期
    項目位于平潭北厝鎮跨海村附近,東、西、北側均為丘陵,南側為305省道。項目總用地面積11萬平方米,總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,包括18幢24-32層的高層住宅(底層架空,一層連體地下室)及幼兒園、社區服務中心、超市等附屬配套商業建筑。
針對本項目情況,我院勘察布設了鉆孔400多個。在樁基施工過程中,我院受平潭今金井灣組團指揮部委托,對場地約7000根樁基進行基巖面判別。根據現場施工反饋表明勘察資料質量優良,且靜載、鉆芯、高應變等檢測均合格,目前安置房主體部分已經全部完成??辈爝^程中我院因過硬的質量、負責的態度、優質的服務,獲得了金井灣組團指揮部的多次表揚。

 
福州市動物園高邊坡支護設計
    福州市動物園邊坡防護加固工程位于福州市動物園新址、原八一苗圃內,與翠湖山莊隔墻相望。該加固工點包括多處邊坡,邊坡總長約1000m,邊坡高度在10.060.0m,邊坡安全等級一級,設計主要采用預應力錨桿(索)框架+骨架護坡+生態綠化的方案,目前已投入使用多年,技術經濟及生態效果良好。  

 
 平潭一中真空預壓聯合堆載地基處理
    平潭一中位于平潭嵐城鄉白山村、上洋村一帶,總用地面積13萬平方米。場地表層為深厚的淤泥質軟土層,且場地回填厚度大,需應進行必要的地基處理。根據場地處理要求、工程地質條件,結合相關專家會的要求,本場地采用真空預壓聯合堆載的方法進行軟基處理,以消除地基沉降,減小工后沉降及不均勻沉降。對場地內半下沉體育館部分,預壓處理后對回填砂岐采用強夯工藝進行處理。  

 
 
福州市甘洪路道路工程邊坡支護設計
    福州市甘洪路拓寬改建工程始于楊橋西路,向西北方向延伸,終點接101省道,全長約4.4公里,設計路寬40-43m,為城市一級主干道。道路K0+333~K0+418左側、K2+143~K2+280右側、K2+353~K2+480右側及K3+025~K3+055右側為挖方路段,挖方后路塹邊坡高度約為30.0~40.0m,邊坡安全等級為一級。

 
福州市市民服務中心改建工程基坑支護設計
   市民服務中心改建工程基坑支護工程,設兩層地下室,工期緊、任務重。工程周邊環境復雜,對變形控制要求高,基坑開挖深度大,地質條件復雜,地下水位高,施工工期緊。設計過程與多方進行充分的溝通,并首次在院內二層地下室基坑中采用一道橢圓砼內支撐+灌注樁+坑內加固+止水帷幕體系進行支護,嚴格控制周邊環境要求,在保證基坑安全的情況下,最大限度地縮短施工工期,并做到安全、經濟、快捷。目前工程已投入使用。  

 
平潭一中新校區工程

    平潭一中新校區位于平潭綜合實驗區科教園區,西面隔城市水景綠化帶,東面與規劃行政中心毗鄰,南臨龍鳳路,北臨規劃路。項目總用地面積約為 13萬平方米,主要包括教學樓、宿舍、食堂、實驗樓、體育館、藝術樓、圖書綜合樓、風雨操場等,為2-13層,圖書綜合樓采用框剪結構,其它采用框架結構,基礎型式采用樁基礎。勘察期間,場地現狀標高多在-1.80m0.20m間,設計地坪標高4.35m,填方高度約在3.50 m6.20m。由于場地填土荷載較大,而地表主要為較厚的淤泥質土,為“高壓縮性、高孔隙比、低強度”的特殊軟土層,填土后易產生較大的變形,對地基穩定性造成不利影響??辈旖ㄗh對填土場地進行地基處理,采用真空預壓聯合堆載的方式,目前正在施工。根據現場監測資料顯示,場地的沉降及土層固結排水達到預期效果。  

 
福州市左海公園-金牛山城市森林步道工程
    我院承擔了福州市左海公園-金牛山城市森林步道工程的巖土工程詳細勘察任務。該步道東接左海公園環湖棧道,西連閩江廊線(國光公園),橫貫象山、后縣山、梅峰山、金牛山等山體,是福州市首條城市山水生態休閑健身走廊。值得一提的是,該步道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城市森林的原生態,為讓棧道下方的植物繼續生長,全線采用鋼架鏤空步道,橋面采用格柵板,步行舒適感比較好,還可滿足輪椅通行。功能上步道以覽城觀景、休閑健身為目標,以一軸三片五點為總體規劃,構建市中心特色山水休閑慢行系統。所謂一軸即左海公園-閩江廊線(國光段);三片即左海片區、中部片區和閩江片區;五點即森林步道連接五大公園,包括左海公園、梅峰山地公園、金牛山體育公園、國光公園、金牛山公園。

    步道系統全長約19公里,主軸線基本沿山脈架設,長約6.3公里,寬度約2.4-4米,設置了10個出入口。這些出入口與城區的西二環路、梅峰路、洪甘路、楊橋西路等主次干道相連,基本上可在半小時內步行抵達森林步道。 

 
福州市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改擴建工程
    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擴建工程已承接了20155月在福州舉辦的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(俗稱體博會)。原會展館室內展廳僅8萬平方米,擴建工程將在原會展中心東西館外側新建兩個單層副館,總面積4萬平方米,主副館之間架設連廊解決通連問題。擴建項目占地面積41852平方米,總建筑面積約53864平方米,建筑限高為17米,項目總投資約為人民幣52362萬元。我院承擔了該項目的巖土工程詳細勘察。  

 
 
 
 
福州市瑯岐閩江大橋及接線工程
    瑯岐閩江大橋及接線工程包括瑯岐閩江大橋、亭江互通立交、瑯岐環島路互通立交及亭江接線,由中鐵大橋局施工。其中,主線為一級公路兼具城市I級主干道,設計車速每小時60公里,起點位于國道104線,向西至亭江互通,向東跨越閩江接瑯岐島環島路與通和路?,樶}江大橋長2675米,主橋長1280米,橋面寬28.7米,按雙向4車道加緊急停車帶設計,預留雙向6車道。主橋設計為主跨680米長的雙塔等高斜拉橋,橋下可通航3萬噸級海輪,主跨長度居世界同類橋梁前10名?,樶}江大橋建成后,從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區可直接通過該橋進入瑯岐,隨著今后周邊路網的進一步完善,福州中心城區至瑯岐島的距離也將縮短到23公里左右,行車時間可縮短至20分鐘左右,從而大大拉近瑯岐與福州中心城區的距離,進一步凸顯瑯岐在閩江口的區位優勢,為瑯岐大開發、大發展、大跨越奠定堅實基礎。  

 
 
金雞山隧道改造工程
    既有金雞山隧道位于福州市二環路東北段,由兩座機動車隧道和一座行人和非機動車隧道組成。其中機動車隧道建成于1995年,為分離式雙向4車道組成,長約577米。位于機動車隧道北側的行人及非機動車隧道建成于2005年,其路面凈寬約6.5米,長588米。金雞山隧道從建成使用至今已有17年之久,由于材料老化及當時設計施工技術水平限制等原因,缺陷較多。本次改造主要對機動車隧道進行原位拓寬,把原單洞2車道分別拓寬為單洞4車道,由此擴寬為雙向8車道。

    針對本工程的技術要求,采用新舊資料與差異孔深相結合的方法,針對性地采用了現場水文地質、原位測試、室內土工試驗等,使勘察方案經濟合理,又能查明地質條件。在充分掌握場地地基土特性基礎上,在規定的工期內提出了科學合理的隧道圍巖分級方案,取得了良好的技術經濟效益。 

 
 
三明市江濱路拓寬改造工程下穿通道基坑支護設計
    三明市江濱路拓寬改造工程位于三明市三元區、梅列區,道路西北側毗鄰沙溪河江濱,東南側靠近居民區建筑物。沿線設置了臺江通道、列東通道及梅列通道等3個下穿通道。臺江通道基坑開挖深度0.07.5m,列東通道基坑開挖深度0.09.0m,梅列通道基坑開挖深度0.09.0m,現場周邊環境復雜,基坑安全等級一級。  

 
地鐵2號線工程
地鐵2號線西起蘇洋站,東至鼓山站,線路全長約29.289km,全部為地下線,設車站22座,設竹岐停車場1 座和下院車輛段1 座,其中2標段,含金祥站、祥坂站、寧化站、西洋站、南門兜站、五一廣場站、水部站、紫陽站、五里亭站、前嶼站、上洋站、鼓山站,全長約13.7km,共含1211區間1座停車場1條折返線,共計25個工點,為我院聯合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投標中標項目,分為全線初步勘察和詳細勘察兩個階段,已經于2013.06.30完成全線初步勘察和車站主體結構詳勘工作,201408月完成車站附屬結構和區間詳勘大部分工作并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,目前已經交付業主使用,其中金祥站和祥坂站已進入施工階段,據反饋情況表明勘察資料質量優良,為地鐵2號線的設計、施工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持。整個地鐵2號線2標段累計勘察鉆孔約為1600個,勘察過程中我院因過硬的質量品質、積極的工作精神、優秀的服務態度,獲得了地鐵公司在的多次表揚。
 
福州市福灣路提升改造道路工程
項目概況:該工程位于福州市倉山區,起于二環路,止于三環路,由三部分,即雙湖立交、灣邊立交和福灣路高架,橋梁規模為大橋,市政工程勘察等級為甲級。

 
煙臺山隧道巖土工程勘察
瑯岐環島路西北段煙臺山隧道位于馬尾區瑯岐鎮煙臺山,西起煙臺山西南角,東至鳳窩村翁氏祠堂,隧道為雙洞雙向六車道,左線長度約為603m,右線長度約為590m,屬于中隧道,巖土工程勘察等級屬甲級

 


 

下一篇:
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